据俄罗斯安全机构消息,乌克兰武装部队第425独立突击团的第二突击连在苏梅前线的行动中几乎全部失踪,这一情况令人震惊。苏梅前线本就局势复杂,乌军这一连队的“神秘消失”,或许暗示着战场上存在着诸多不可预见的危险因素,可能是遭遇了俄军强大的火力打击,也可能是陷入了复杂的战术困境。而俄罗斯国防部报道,“中央”炮兵集群摧毁了乌军在克拉斯诺阿米斯克方向的一个前方指挥所,这无疑是对乌军指挥体系的一次沉重打击。指挥所作为军队作战指挥的核心枢纽,其被摧毁将严重影响乌军在该方向的作战协调和指挥效率,可能导致乌军行动陷入混乱,为俄军后续的进攻创造有利条件。
在人员伤亡方面,7月2日第110独立机械化旅旅长扎哈雷维奇上校在俄罗斯导弹袭击该旅位于胡利亚伊波尔的基地时身亡,7月3日该旅副旅长德米特罗·罗曼尤克的遗体从废墟中被挖掘出来。正副旅长一同遇难,这很可能是整个旅指挥部被“一锅端”,大小军官死伤无数。泽连斯基也证实这次袭击导致乌军伤亡人数超过30人。如此高级别的军官损失,对乌军的士气和战斗力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一支军队的指挥层是决策和引领战斗的关键力量,他们的缺失可能会使部队在作战中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指挥,影响作战效能的发挥。这也反映出俄军在打击乌军关键目标上的精准和果断,通过摧毁敌方指挥体系来削弱其整体作战能力。
后方动荡:工业设施与民生之殇
7月3日,乌克兰中部地区日托米尔市附近发生爆炸,两家工业设施被彻底摧毁,多栋住宅建筑遭到破坏并有人员伤亡。爆炸发生后,调查小组正在现场调查事件情况,而此前日托米尔当局还谎称爆炸发生在一个加油站,这种信息的不透明和误导行为,反映出乌克兰内部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混乱和缺乏有效管理。
据州州长维塔利·布涅奇科称,受伤人数已上升至24人,有两人死亡,25处住宅被完全摧毁,由于三条输电线受损,50座变电站关闭,超过700户家庭断电。这一系列后果不仅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痛苦,也对乌克兰的工业生产和经济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工业设施的摧毁意味着生产能力的下降,可能影响到相关产业链的运转,而民生方面的困境则可能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俄乌冲突的波及范围之广,不仅仅局限于前线的军事对抗,后方的民生和经济也深受其害。
多线推进:俄军攻势与乌军困境
在红军城方向,7月2日俄军取得了显著进展,向波克罗夫斯克以东推进了9公里,占领了科普捷夫、米尔内和新科诺米奇内等定居点以及波克罗夫斯克以西乌达奇内附近8平方公里的区域,并在新谢尔盖耶夫卡西部筑垒,突击部队向该定居点以北推进。这使得乌军更接近乌达奇内以西和莫洛杰茨克以东通往铁路的一系列森林带,这两个地区都是俄军扩大侧翼推进的初始目标。在波克罗夫斯克轴线的右翼,俄罗斯“中心”部队也形成了一条广阔的战线。乌克兰军事分析频道DeepState认为,俄军将加大对乌达奇内地区和莫洛杰茨克地区的压力,试图打击乌克兰通往波克罗夫斯克和米尔诺格勒的后勤线。目前俄军距离波克罗夫斯克主要后勤路线不到8公里,可以用无人机耗尽乌克兰的后勤支援,且该市南部防御工事已被大量摧毁,未来俄军很可能从正面(南面)攻破该市。
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方向,俄军部队继续向新帕夫洛夫卡方向进攻,战斗在树林和沟壑中持续进行,多处都有冲突发生。扎波罗热方向,俄军推进至卡缅斯科耶中心,将城市一分为二,并向西和扬切克拉克河以南推进,在西北部也将乌军逼退至小谢尔巴基以北的峡谷,几乎推进至新安德烈耶夫卡南郊和新达尼洛夫卡西南方向,小托克马奇卡东部战斗仍在继续。7月3日上午,一队乌军在俄军无人机指挥下向俄军投降,地点发生在卡缅斯科耶北部,这或许暗示着俄军已经打穿卡缅斯科耶。在查索夫亚尔战役中,7月3日尼古拉耶夫卡几乎全部落入俄军控制,乌军被赶出尤日内街区,仅驻扎在泽姆良基村。
对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加关注。
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