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特朗普此前还曾宣称要给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帮乌军“夺回领土”,前后态度的反差之大,简直像换了个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一切转变的关键,就藏在会谈前一天特朗普和普京那通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电话里。电话结束后,特朗普直接在社交平台上高调宣布“取得重大进展”,还敲定了要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和普京当面会晤的计划。等到泽连斯基坐在谈判桌前,特朗普活脱脱成了普京的“传声筒”,翻来覆去强调“普京可以摧毁乌克兰”,连欧洲官员都看不下去,直言特朗普说的话几乎是“逐字逐句重复普京的说辞”。
编辑
泽连斯基当然不甘心就这么妥协,他试着跟特朗普掰扯,说不能让出整个顿巴斯,不如维持现在的战局先结束冲突。可他心里清楚,顿巴斯不是普通领土——顿涅茨克80%已经被俄军控制,卢甘斯克更是全在俄军手里,普京要的就是剩下那20%的控制权。对泽连斯基来说,哪怕手里只剩1%的控制权,他都觉得乌军有翻盘的可能,更别说现在还有20%的筹码,怎么可能白白送给俄罗斯?但特朗普根本没耐心听他辩解,几次打断他关于乌军反攻计划的陈述,语气里满是不耐烦:“他(普京)会摧毁你们。”
这场会谈里,泽连斯基还有个重要目的——求特朗普给“战斧”巡航导弹,好打破前线的僵局。可特朗普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对他来说,继续给乌克兰军援只会让战争拖得更久,他要的是能拿出来炫耀的“政治收益”,是能向美国民众宣称“我结束了拜登没能结束的战争”的成果。会谈结束后,有欧洲官员看到泽连斯基“脸色极差”,他心里肯定清楚,美国对乌克兰的策略已经变了,曾经的支持正在一点点消失。
编辑
特朗普会这么强硬,可不是单纯听了普京的话,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明年美国就要举行总统中期选举,他得赶紧兑现调停俄乌冲突的承诺,尤其是要安抚好豆农这个重要票仓——自从中国暂停购买美国大豆,不少美国豆农都快撑不下去了,这事儿一直让特朗普头疼。另外,美国最高法院11月初就要审他关税政策的合法性,一旦败诉,政府可能要退还数百亿美元关税,他急着用外交成果转移国内矛盾。更别说他还惦记着明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之前加沙停火后,他特意更新数据说自己调停了8场冲突,现在就盼着把这个数字变成9,好给自己的政治形象再添一笔亮色。
普京这边也打得一手好牌,表面上提出“乌克兰割让顿巴斯,换俄罗斯维持赫尔松和扎波罗热部分地区现状”的停火方案,看起来像是妥协,实际上心思深着呢。他知道顿巴斯是乌克兰的“软肋”,只要把这个条件摆出来,要么能逼乌克兰割地,要么能让乌克兰内部产生分裂——毕竟乌克兰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梅雷日科已经明确表态,“不战而交出顿巴斯,这是乌克兰社会无法接受的”,真要是接受了,泽连斯基肯定会被骂成“叛徒”。而且俄罗斯根本没打算真让步,普京一直坚持要基辅“彻底放弃顿涅茨克”,就是想让乌克兰永远失去对这片土地的主权主张,说到底还是用谈判拖时间,等乌克兰没了外援,战局自然就会倒向俄罗斯。
编辑
现在的乌克兰算是陷入了死局:不接受特朗普的要求,美国很可能撤回支持;接受了,国内舆论会彻底爆炸,还会失去东部工业核心区,国家实力大幅削弱,以后只能被俄罗斯牵着鼻子走。而欧洲各国也跟着慌了神,之前他们还一直想推动美国继续援乌,可特朗普态度一变,这些希望全成了泡影。波兰、芬兰这些东欧国家尤其担心,觉得“就地停火”就是给俄罗斯“喘口气”的机会,万一美国真撤了,欧洲就得独自面对俄罗斯的压力。
接下来最受关注的就是特朗普和普京的布达佩斯会晤,这场“特普会2.0”就算谈不出什么实质成果,估计也能上不少热搜。但对乌克兰来说,这场会晤的结果可能直接决定它的命运——要是美俄真达成了“冻结协议”,战场或许能暂时平静,可乌克兰失去的会更多。现在的泽连斯基,就像砧板上的鱼肉,想“上桌”说话,却连主动权都没有,乌克兰的大麻烦,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