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敦煌之西 别有洞天

央广网敦煌11月2日消息(记者魏晋雪)敦煌城西,党河峡谷,一片陡峭的崖壁在赭黄色荒漠中陡然显现。这里没有莫高窟的人声鼎沸,只有党河在谷底静静流淌,与崖壁上数十个洞窟默然对望——这里便是敦煌西千佛洞。

央广网敦煌11月2日消息(记者魏晋雪)敦煌城西,党河峡谷,一片陡峭的崖壁在赭黄色荒漠中陡然显现。这里没有莫高窟的人声鼎沸,只有党河在谷底静静流淌,与崖壁上数十个洞窟默然对望——这里便是敦煌西千佛洞。

【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敦煌之西 别有洞天

西千佛洞(央广网记者 魏晋雪 摄)

10月31日,“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当AI遇见小飞天”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敦煌西千佛洞,一同感受崖壁上的“另一部”敦煌艺术史。

西千佛洞,是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位于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之西而得名,现存洞窟22个,彩塑34身、壁画800余平方米。其壁画内容的风格基本与莫高窟同时期壁画一致,与莫高窟互补而又相似,共同构成了敦煌石窟的璀璨艺术。

【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敦煌之西 别有洞天

西千佛洞(央广网记者 魏晋雪 摄)

作为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千佛洞始建的确切年代不详,据藏于巴黎的敦煌遗书《沙州都督府图经》中记载,考古及史学专家推知:西千佛洞窟始创年代应早于莫高窟,至少应与莫高窟属于同一时期。

展开全文

【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敦煌之西 别有洞天

西千佛洞第19窟(央广网发 敦煌研究院供图)

走进始建于五代时期的西千佛洞第19窟,最初塑有十六身罗汉像,现存十三身,这是敦煌石窟中唯一用塑像的形式表现十六罗汉的题材。南北两壁均描绘罗汉像,东壁绘制四十六身罗汉,西壁绘制九十五身罗汉,故此窟又被称为“罗汉堂”。

第18窟北壁佛龛,五朵团花环绕下,屏风式“观音普门品”正讲述“救苦救难”的33种化身:有遭火厄的商队、落海的外国船客、戴幞头的中原书生、披羊裘的西域牧人……据介绍,这不是宗教神话,而是唐代敦煌的“民生实录”。

【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敦煌之西 别有洞天

西千佛洞第4窟-前室内景(央广网发 敦煌研究院供图)

第4窟为隋代始建,唐、回鹘、民国时期都进行过重修。洞窟形制是覆斗形顶,北壁开一龛。前室顶部回鹘时期的坐佛与盛唐说法图仅一墙之隔;北壁门东,唐画项光被回鹘画师整体覆盖,又在20世纪剥落重现。

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沙州回鹘等朝代,西千佛洞始终静立于敦煌之西的崖壁上,默默见证着丝路文明的交汇与时光的流转。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火龙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65068.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